工夫茶派生的潮汕俗语
戏曲理论家李渔说:“物理易尽,人情难尽”。离开了感情也就没有了戏剧。著名青衣演员郑小霞在潮剧《汉文皇后》中饰演的女主角窦姬,正是通过把握好一个“情”字的运用,从而使其在“别弟”、“思弟”、“认弟”、“叹弟”、“救弟”、“祭弟”等场次的表演上,做到层次分明,错落有致,情出有由,不落俗套。
戏的第一场,出身贫寒的窦姬被强征入宫,不得不与相依为命的6岁孤弟窦广平惨别。在“别弟”这一节,郑小霞通过慈母般的温言敦嘱幼弟:“要听邻家老妈妈的话”、“不可再爬树采桑果”;当出发的号角响起时,还不忘再叮嘱弟弟“要记住姐姐说的话”;直至临登车时,那一声撕心裂肺的对弟呼唤,情真意切,扣人心弦,体现出贫困人家的姐弟情深和依依惜别之情。
如果说在“别弟”上郑小霞主要是通过借助念白来表现人物的话,那么在“思弟”一节上则是运用唱腔来抒发感情。窦姬被册立为皇后,一次游御园时看到宫女摘来的桑果,不禁触景伤情,引发“思弟”情愫。郑小霞演唱的这一曲《思弟》,把握了潮剧“含咬吞吐”的唱腔特点,其声音清亮,运腔自如,委婉含蓄,并通过感情的融入,使唱段显得和缓悠长,婉约缠绵,达到以声带情、以情托声的效果。
“认弟”是戏的一处高潮。汉文帝张榜寻国舅,有一青年男子自称便是窦广平,被带进宫来供窦姬辩认。郑小霞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,恰到好处地表现出“认弟”时的急、疑、悲、喜等情感。当听到有人揭榜自称是窦广平,她心存希望,急切切地追问 “窦广平?弟弟在哪里?弟弟在何处”?当失散十二年的弟弟被带到眼前,由于颜容已改,她脸上的希望之光忽然黯淡下来,变得脸满疑惑,仔细回忆,仍觉“没有幼弟形态”。当窦广平痛说幼年遭遇,说头上还留有一块只有他姐弟知道的伤疤时,此时郑小霞脸带悲伤,关切爱怜地询问“伤痕哪里”?在辨认头上伤痕时,只见郑小霞全情倾注,双手微微颤动,紧急拨开窦广平头发看个究竟,一见伤痕,霎时触及了她心头的伤痛,脸上悲痛万分,随后以哭腔一声长唤:“弟弟——,我是你姐姐!”随后紧紧将弟搂在怀里,掩面而泣。姐弟相认之后,郑小霞脸上由悲转喜。整个“认弟”过程,郑小霞通过真挚细腻的情感变化,把戏推向高潮。
不容易姐弟得以相认,窦广平却落入岳父设下的圈套,犯下杀人死罪。惊闻噩耗,天崩地裂。昏厥过后,郑小霞唱出“叹弟”唱段:“骤然间,风云涌,卷起狂澜……”作为皇后,窦姬深知大汉律法难以赦弟;作为姐姐,又有负父母临终的嘱托。郑小霞演唱的 “叹弟”唱段,清隽婉转,一气呵成,高亢之时撕云裂帛,如云雀迅疾刺向苍穹;低回之处呜咽如诉,似山谷清泉迂回百转,表现了她在忠与孝、情与法的挣扎交织中,陷入了两难境地。
围绕窦广平是斩是赦,朝堂上展开激烈争论。在哀怨的弦乐声中,郑小霞饰演的窦姬,表情悲怆呆滞、步履沉重地步上朝堂。弟弟杀人获罪,她心痛如绞,但身为皇后,在百官面前,又必须强打精神,在上朝堂求情“救弟”的表演上,虽然一言不发,但通过表情和台步,展示了一个内心极度痛苦而又强忍悲泪的皇后形象,起到“无声胜有声”的作用。
在最后“祭弟”这一场戏,面对即将赴死的亲弟对她的抱怨,心如刀绞的窦姬柔肠百转,以潮剧颇具特色的“活五”曲——《听姐一言语重心长》,历诉往事,痛陈利害,使窦广平从最初的抱怨和不解,到最后的自知其罪和愿意伏法。这一大段的“活五”曲,郑小霞在感情和语气的处理上先慢后快、先抑后扬、先柔后刚,整个演唱层次分明,渐进有序,成为该戏的另一高峰。
![]() |
![]() |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