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商网~潮情系五洲·商机通四海

潮人的工夫茶人生

     潮州工夫茶入口是苦的,初尝者都会不禁皱起眉头,老茶客鼓励说:吞下去,很甘!

     吞下去果然很甘,余甘永存。

     苦中有甘,先苦后甘,是潮州工夫茶的最大特点,是其灵魂。潮州人爱的就是它的先苦后甘。

     潮州人不怕苦、肯吃苦、会吃苦。他们的先祖大都是历代为避战乱,从中原南迁来的。举家迁移,一路上扶老携幼,风霜雨雪,苦不苦?很苦,为找个可安居乐业的地方,他们历尽千辛万苦,终于到达潮州这片宜居宜种的土地,把家安下来。先苦后甘。

     一代代人不断南来,都要经历艰苦创业的阶段。潮州人对先苦后甘的体验深入骨髓。因地少人多,一部分人感到生活困逼,继承祖先的基因,再度南迁,下南洋闯天下去了。潮州人共同创作了一个文学形象来表达他们的人生理念,这就是民谣《天顶飞雁鹅》中那位到暹罗牵猪哥的老兄。因为家穷讨不起老婆,乡里比他年轻的人生了孩子叫他伯伯,他听了觉得无奈何。但他自重自爱,不怨天尤人。打起包裹到暹罗(现称泰国)去了。同去的乡亲去当苦力,砍山芭,他找个比苦力更苦的职业:牵猪哥。每天牵着雄健公猪穿乡过里为人家母猪配种,这在当年的潮人看来,是最下贱的职业。但他不怕,“钱银多少刻苦赚,赚回唐山娶老婆”实现了自己的梦想。

     这民谣一直流传下来,几乎人人会诵。潮人喜欢这个人物,他身上体现了潮州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:先苦后甘。犹如潮州工夫茶。

     潮人有个习俗,婴儿出生,用洁净纱布蘸上茶汤,在他口中转一圈,谓之饲茶。人生第一口吃的不是母乳,而是茶,让他先尝点苦。

     时下潮州少有啃老族,年轻人继承甘苦自尝、先苦后甘的精神,不向父母伸手,倒是为父母购房,安排出国游成了时尚。我一位同事的儿子,在广州读大学,毕业时,原定接收单位变卦,他回潮州待业。母亲说:在潮州找个轻松工作。俺家中有房,不用去挣钱按揭;爸妈工资足够花,不用你操心;在家又有父母关心照顾,何必到外面辛辛苦苦。他对父母说:年轻时不经历点苦,人生就太无味了。后来,他考托福到美国留学去了。

     俗语“刻苦赚,快活使(花)”成了潮人的座右铭。

     论述工夫茶文化的著作,几乎都提到一个“精”字。精致是工夫茶本色,不精何以名工夫?工夫就是讲究,那冲泡过程:治器、纳茶、候茶,冲点、刮沫、淋罐、烫杯、洒茶、每项都特别讲究,精细得颇为辛苦,正是这个苦心烹制之后,才有了那祥和、互敬、同乐种种文化享受。

     精美绝伦的潮州木雕、陶瓷工艺、潮绣、嵌瓷等等,出了许多大师级专家,让他们收徒传艺,第一个条件都是要吃得了苦,哈,真是世事洞明,难怪潮人出生就先品一口带苦味的工夫茶。

     潮州工夫茶无时不有,无所不在。但市面上少见茶馆。那是生意场,缺乏在朋友家喝茶那种浓情,那种韵味。“茶薄人情厚”常在茶座中听到。《沙家浜》中。开茶馆的阿庆嫂与刀德一斗智,唱了一段生意经:“来的都是客,全凭嘴一张。相逢开口笑,过后不思量。人一走,茶就凉……”这是实话。但潮州工夫茶几乎都是友人相聚,主客同乐,人走茶仍热。解放初有一批南下干部留在潮汕工作,离退休后回老家,带去工夫茶具。我们去拜访,见茶具摆在茶几上,还经常在冲工夫茶。人走茶热,令人感动。

     “和、敬、精、思、乐”,是茶道,更是人道。是人事、人伦、为人之道。而先苦后甘更是工夫茶之灵魂,也是潮州人最深刻的人生体验。

     1991年,漫画家方成于元宵游汕头、潮州,主人款待,饮工夫茶。有感赋诗:“此间喝茶讲功夫,大把茶叶塞满壶。初尝味道有点苦,苦尽甘来好舒服。”

     苦尽甘来,人生如茶!



▲此文章图文来源:潮州日报

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?

0 0
标签:全部
网友评论

管理员

该内容暂无评论

美国网友

潮音潮乐

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,灵活机动的演奏形式和丰富多彩的表演艺术特色。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0754-88485995

微信咨询
潮商网~潮情系五洲·商机通四海
返回顶部
×潮商网~潮情系五洲·商机通四海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15362309995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