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汕头吗?
晨起,在老城茶楼听潮剧咿呀,午后,于内海湾畔探讨科创项目,夜幕降临时,一碗牛肉粿条的腾腾热气与实验室的灯火一同照亮前路,节假日,还能骑着小电驴绕一圈南澳最美环岛公路,感受夏日的微风。
当前,广东迅速掀起“百万英才汇南粤”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热潮,全国英才的目光聚焦这个改革开放的排头兵、先行地、实验区,谋求发展机遇。南海之滨的汕头也向古都的青年才俊发出诚挚邀约——在这里,烟火气与创新力有一种奇妙融合,或许也是当代青年向往的一种诗与远方。
文化磁力:工夫茶中感受潮汕烟火气
鮀城的街头巷尾有一股烟火气。
这种烟火气,是108名英歌舞者挥槌演绎梁山好汉的豪迈气势,是在“营老爷”巡游中触摸到的千年宗族文化,是在老城茶楼听着潮剧咿呀,是咬一口热腾腾的红桃粿感受传统节庆的温度。
这种烟火气,是这座美食孤岛中靠海吃海、“不时不食”的饮食哲学,是街头巷尾早已渗入城市肌理的工夫茶香,是美食街生腌摊的“毒药”鲜味让食客甘愿排队到深夜,是在人气高涨的龙眼南路中尝一口牛肉火锅的满足感。
这种烟火气,是南澳岛粉红海豚跃出水面的瞬间,是启航广场灯塔下拍出一张宫崎骏风的文艺照,是在轮渡上看日落将海面染成碎金。
选择在一座城工作,便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。而汕头的烟火气,正悄然散发着吸引人留下来的独特“磁力”。
城市配套:生活幸福感明显提升
在汕头,慢步休憩完也能快步出发。
4月,世界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——汕汕高铁(汕尾至汕头南段)汕头湾海底隧道成功贯通。此外,汕头高铁站新站房、粤东城际铁路“一环一射线”、广澳港疏港铁路、漳汕铁路、京灶大桥等逐步绘就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。未来,从汕头出发,15分钟上高速、半小时通达汕潮揭都市圈、2小时直抵粤港澳大湾区、厦漳泉、赣南等地区主要城市。
近年来,汕头教育、医疗、文化、商贸“四个高地”的建设成果日益凸显,潮师智库和潮医智库两大平台汇聚知名专家共同发力,汕头大学、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知名院校和多家“三甲医院”展现过硬的城市教育医疗实力,万象城、万象汇、万达广场、苏宁广场等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点燃城市经济,让市民的生活幸福感得到明显提升。
“我们既要人才与产业‘专业对口’,更要生活与精神‘同频共振’。”——这是来自汕头的承诺。

政策引力:“三好”标准搭建人才港湾
当然,除了文化磁力,汕头还有政策引力。汕头正诚意满满,以好政策、好平台、好生态的“三好”标准搭建人才港湾。
城市服务提速增效的好政策可见诚意。汕头实行政务服务“三免”“好差评”“周六不打烊”制度,市级综合服务大厅政务服务事项全部一窗受理,企业设立登记“即来即办”,连续4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居粤东粤西粤北城市首位。
巨头产业发展的好平台可见诚意。这里既有全国规模最大的玩具产业带和纺织服装基地,也有粤东首个跨境电商海外仓和淘宝全球购平台;既坐拥国际海缆登陆站的数字基建优势,还有国家高新区、综合保税区、华侨试验区等国家级功能平台;此外,深汕协同创新科技园加快建设,城市创新土壤日渐肥沃。
走在创新前沿的好生态可见诚意。汕头率先实施全省首部跨境电商促进条例,获批“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”“中国(汕头)知识产权保护中心”等,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园区、汕头科学城项目、南澳科学会议品牌、粤港澳联合实验室、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构筑科创优越生态,让创客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。
值得一提的是,当前,对高精尖人才的渴求,推动汕头全力加快博士博士后工作平台建设,打造区域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孵化公共服务平台,构筑“覆盖全市、上下贯通、专员服务、高效办理”的人才服务新模式。来汕追梦者,手握一张“人才金凤卡”,即享18类47项的专属公共服务。
文 | 记者 蚁璐雅
▲此文章图文来源:羊城派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